http://www.ad518.com/article/2014/10/5177
一说起电扇的老品牌,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“华生牌 Wahson”。据史料记载,“华生牌”商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电扇商标。它在我国已享誉近百年了。如今,“华生牌”电扇在我国电扇行业中,仍然占有一席之地。
账房先生研制出第一台国产电扇20世纪初,我国基础工业薄弱,尤其是家用电器工业更为落后。当时,我国电扇市场完全被洋货所垄断。特别是美商慎昌洋行出售的“奇异”(GE的谐音,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缩写)电扇,长期独霸市场。
华生电扇
1908年,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“抵制洋货,使用国货”的爱国运动,深深触动了当时在裕康洋行做账房先生的杨济川。他想:作为一个中国人,整天替洋商推销洋货,总不是个滋味。杨济川在和外商打交道中,学会了英语,他从小对电器、化学等也很感兴趣,动手能力强,时常买些小电器零配件,独自琢磨,制作一些小玩意供玩赏。这些经历都为他以后从事电扇生产,打下了一定的基础。有一段时间,杨济川还和他的两位好友叶友才、袁宗耀经常交流电器制作的技术经验。他们甚至设想合伙开办一家生产电器产品的工厂,可由于无法筹集到大量资金而未能如愿。后来通过叶友才的联系,他们和扬子保险公司经理、苏州电灯厂大股东祝兰舫商谈办厂事宜。祝表示愿意提供建厂资金,但要杨济川拿出一个有市场销路、有发展前景的电器产品的样品给他看过,才能决定投资与否。
杨济川经过市场调研,决定试制较有发展前途并能获得较高利润的电扇。然而,制作电扇需要铸铁翻砂、机械精加工、电器装配和油漆等多道工序。他们除了自己能设计加工电器配件、电镀外,其他如铸铁翻砂等,都只能请其他厂家按他们的图纸进行加工。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,两台电扇样品终于在1914年底试制完成。当祝兰舫看到他们送来的电扇样品后,大为赞赏,当即表示愿出资合作。但祝老板又另外对杨济川提了个要求:因当时社会上窃电现象严重,电灯厂遭用户大量偷电,急需杨济川帮助设计制作电流限制表,以应电灯厂急用。无奈之下,杨济川只能将制造电扇之事暂且放在一边。
“华生”:“中华民族更生”1915年,杨济川根据进口电流表的样式,通过改进简化结构,试制了两只结构简单合理的家用电流限制表,送到电灯厂。试用后,祝兰舫很满意。1916年2月,杨济川通过祝老板的帮助,筹集到几百两银子,在上海四川路横浜桥,开设了我国第一家家用电器制造厂——华生电器制造厂。此后的8年里,杨济川等三人又研制生产了电压表、电器开关、输电变压器和交流发电机等一系列电器产品。
华生商标,是上世纪我国最早进行注册的商标之一
1924年,华生厂在上海周家嘴路扩建厂房四十余间,重新着手生产电扇。由于有了较强的技术力量,华生厂在同年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电扇,并为自己的电扇产品起了一个同厂名一样的商标名称“华生”。其真正含义就是要使“中华民族更生”,即中华民族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挣脱贫困和压迫,获得新生。1925年“五卅”惨案后,中国人民再次掀起抵制洋货、使用国货的爱国运动。华生厂为配合这次爱国运动,加班生产1000台“华生牌”电扇供应国内市场。起初,美商慎昌洋行根本不把“华生牌”电扇放在眼里。美商认为,华生厂的机器设备、技术力量和“华生”商标的社会影响根本无法与“奇异牌”相比。
民国时期华生电器的报纸广告
一计不成,又生一计。美商倚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,欲将“奇异牌”电扇跌价倾销,以彻底挤垮“华生牌”。华生厂沉着应战。他们一方面为确保“华生牌”电扇质量,维护“华生牌”商标的声誉不受损害,宁可减产或停产,也不轻易降价;另一方面再创一个价格较低的新商标“狮牌”电扇,与“奇异”开展市场竞争。如果“狮牌”与“奇异”争夺电扇市场,华生厂固然也会有损失,但美商“奇异”的损失将更惨重。
《机联会刊》119期,华生电器广告,1935年
从30年代起,“华生牌”电扇进入全盛时期。华生厂设有10个分厂,年产“华生”电扇3万余台。在国内25个城市都设有经销公司,销量占国货电扇的85%,并日渐取代称霸我国电扇市场的“奇异牌”电扇。抗战爆发后,华生厂的部分设备在内迁过程中,遭日机轰炸,损失惨重。到重庆后,只能恢复小批量生产。抗战胜利到1946年,“华生牌”电扇年产量也只有近万台。
1973年,上海老一辈设计师吴祖慈主持设计的华生牌高底座台扇
© 所有图片版权均属于其版权持有方
All images Copyright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
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ad518.com/article/2014/10/51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