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团队 33 and branding 保留了礼品的概念,结合驴的外部特征,设计出全新的黑白色“驴”形外袋,巧妙而可爱的“驴”形象,帮助“乡野之味”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。
.Oddity工作室在这个项目上进行了多感官的品牌设计和品牌体验的实验,在概念、平面、包装等方面,进行了实物、图形、动态、音频和增强现实方面的试验,不断探索超越传统印刷和数字格式的媒介。
继去年李政瀚和于薇的《八歌浪》之后,这项大奖连续两年落户台湾地区,这也是萧青阳本人第七度入围格莱美之后,首次摘得大奖,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!
设计灵感来自新口味和颜色的组合,每一种味道都以意想不到的笔触和笔触的形式抽像地表现出来,形成艺术品一般的画面。
礼盒强调迈凯伦创造未来及打破限制的意念,以鲜艳大胆的满版图案,呈现品牌不受限制、年轻大胆的个性。
“環”是一个日本纯米吟酿清酒品牌,由兵库县 4 家清酒酿造厂共同开发。
设计师将这种相似的感受融入到包装的设计中,根据咖啡粉的烘焙程度,为三个 SKU 设计了从浅到深的三种包装,以简约的设计,展现日常事物的美。
包装上雕刻的充满戏剧性的凹槽和凸起,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纹理,让人联想起内装威士忌的风味的深厚,同时兼顾了奢华、精致和视觉张力。
2022年末,“合兴”邀请纸上行旅工作室(Teng Yu Lab)设计了玉兔迎春年节礼盒,大小两款礼盒寓意新的一年:玉兔迎春喜如意,瑞兔日日有生丰!
火柴盒设计来自南京设计师张景春。他将道家文化的养生图谱——《导引图》中的人物以现代化的语言重新诠释,寓意人们待在家中不运动身体就会变得机械僵硬。
有云气品牌形象及包装设计来自 ROUND 3 工作室。设计师以“纯粹、简单、享受”为包装主题,通过明亮的包装设计来体现“让世界更明亮、更幸福”的品牌使命。
Backbone 工作室为品牌取的名字是“TeaGether”,以传递茶歇体验的概念! 而包装则大开脑洞,设计了一系列的桌子,桌子上摆放着茶水和糖果糕点,让人拿到包装,即刻呈现喝茶的场景。
2022年4月4日,在2022第64届格莱美奖上,一件来自台湾的作品、由然点设计工作室李政瀚和设计师于薇合作的《八歌浪》,获得了最佳唱片包装设计的最高荣誉。
品牌取名为“Chatu(茶图)”,产品设定为产自四川、河南、福建的优质茶,设计灵感来源于茶园独有的随地形变化的形状,整体也像一个采茶用的扁竹篓。包装设计为透气且尽可能对环境损害最小。
DESIGN DESIGN设计团队重新设计了包装,薄而结实的白色牛皮纸上的烫金圆,似乎是“最好”的最好代言,简洁、有力、优雅的设计,唤起最美味大米的形象,体现了日本第一大米的尊严。
“第32届香港印制大奖”由香港印艺学会主办,是香港最具规模及反映香港设计、印刷及出版业质素的比赛,鼓励本港印刷、设计、出版及相关行业制作优良并富竞争能力的印刷品和向其他行业
Ismo工作室有意改变了“BrAuN”字母的大小写,刚好形成三种化学元素名字Br(溴)、Au( 金)、N(氮),这正是一部有名的美剧《绝命毒师》的片头设计概念。
纪念酒的酒瓶采用回收再利用的玻璃制成,共有99层横纹,每一层代表着从1931年创校至今的每一年,寓意长长久久、世代传承。
为了唤起民众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,全家便利店邀请黑松汽水,与看见·齐柏林基金会共同推出4款限量版的“看见台湾罐”。
这是一款由大厨吉田玲奈策划的产品“四季のひとさじ”,设计来自Homesick设计公司。
在平面设计中,字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合适的字体,对于表达产品诉求、传递品牌调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根据产品口味,设计师为六款产品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英文字体,并精心挑选6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特种纸张,烫印工艺让包装产生优雅而漂亮的触感,与产品独特的风味相呼应。
冈秀行将这些包装按材料的种类,以木材、竹、土壤、稻草、纸、布、其它进行了分类,并保持了原包装“原汁原味”的外观。这些包装展现了日本民间对于如何保护物品的超高智慧,体现了日本的自然观念和造型美学。
包装最大的亮点在于巧妙结合了辣椒的形状和图形,生动又有趣!当黄色、红色、绿色的包装置于辣椒园中,看上去就像真的辣椒一样,这给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带来亲自摘辣椒的自然体验。
富有地域特色的插画,结合蒙古文字元素,展现了一瓶“温暖而圣洁的泉水”。
ULLA咖啡馆虽然卖的是咖啡,他们却与韩国工艺啤酒品牌ARK合作,推出两款联名啤酒:Sunday Morning(周日早晨)金麦酒和Hug Me(抱抱我)比利时白啤酒,带给消费者真正的风味精酿啤酒。
这个设计创意,不仅为店家带来了30%的订单增长,还获得过D&AD的石墨铅笔奖和木铅笔奖。
设计师将大自然中常见却又不寻常的痕迹──木炭的截面、龟裂的土地、风干的叶脉等,统统设计进简洁的标签中,打造一种天然、质朴的感觉。
借助Rapscallion品牌名的颠覆性,Freytag Anderson工作室设定了一种产品命名策略,更好地体现产品中的天然成分,传递出独特而叛逆的品牌声音。